您是否想过,仅需15分钟即可到达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方庭水苑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交汇处的“原点”,是长三角生态绿地综合开发示范区的标志性建筑。在这里,“一亩三分地”心态被打破后爆发的协作能量超乎想象。这确实是我国区域合作发展这盘伟大棋中迈出的一大步。 “十四五”期间,日本区域合作发展取得巨大成果。这背后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它将如何重塑中国经济的未来?新一季《以理服人》第6集|心理礼堂/党校公开课上线了。蔡志兵 中央党校经济教育研究部教授(国家公共管理学院)给了我们答案。我们都知道长三角一体化程度很高,但现实中跨越上海、江浙需要多长时间?这里只需要15分钟。后面的建筑叫方庭水苑。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交汇处。这是长三角地区常见的“会客室”。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综合发展示范区。示范区覆盖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虽然面积只有2413平方公里,但一体化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5月28日拍摄的方庭水苑外景(无人机拍摄)。新华社(纪子健 供图)这里交通四通八达,示范区内有8条省际公交线路运营。公共服务是相互承认的,各州正在健康保险、教育和人力资源学位等领域探索共享和相互承认公共服务的有效方法。营商环境互联互通,嘉善企业到吴江办理营业执照仅需一个多小时。这些成就充分表明,长三角地区在打破“一亩三分”思维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将引领全国其他地区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展”。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实施区域合作发展战略,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差距继续缩小。形成了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从发展水平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将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主要节点,预计到“十四五”结束时的2025年将达到140万亿元,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从发展差距看,东西部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将从2021年的21.1%提高到2024年的21.3%。北方地区扭转了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扩大。将从2020年的2.5倍下降到2021年至2024年的2.34倍。从发展经验来看,不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互补优势、发挥制度优势是我国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三大法宝”。立足比较优势,找准方向,实现事半功倍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明显。如果地区化忽视这些差异,一味追求热门的“高精尖”产业,很容易事倍功半。因此,区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比较优势选择产业,适时用粮,以农代农。文化、产业是产业、企业是企业,把有限的、宝贵的发展资源集中到与本地区比较优势相匹配的最佳产业上,以更少的投入实现更大的发展。 5月19日,河南省南阳市石桥县郝寨镇石桥村,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小麦。据新华网报道(张祝提供)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2024年粮食产量将占全国十分之一。在此基础上,河南省将充分发挥粮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双汇”、 “三全”、“百象”、“威龙”。方便面、日本火腿肠的一半、中国产量2019年的1/3、包子的1/4、麻糬的3/5、饺子的7/10,成功形成了1万亿元的现代美食D 产业集群。在优势互补、找到正确道路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强强合作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区域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众多事例表明,保持发展体现地区特色的不同产业和优势方案,不仅是推动地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实现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理想汽车常州基地的机器人正在安装车窗。新华社 李波 供图 以长三角地区新能源产业为例,扬三省一市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三角洲地区占全国的40%、世界的25%以上。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座重要山峰。这个产业之所以如此繁荣,关键在于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四小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圈。这意味着长三角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可以在四个小时的行程内解决所有配套零部件供应问题。例如,上海可以提供由芯片和软件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的江苏常州,可以提供像“心脏”这样的电池。向南200多公里的浙江省宁波市,可以提供一体化压铸机来完成“身体”。这种产业分工的强强协同,已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竞争优势。长远发展是在发现制度优势、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的基础上实现的。无论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还是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区域合作发展目标的实现都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日本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区域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构建了具有约束力、方向性的制度体系,使各地区深度参与并不断推动区域合作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的起点是国家和省级。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三区三线”体系定位全区国土空间特征,勾画主线,明确红线,d绘制各区域的最终发展线。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颁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等措施,全面抑制区域性无序竞争、市场保护等行为。这既为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的长期实施提供了有效约束,也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保障。一个计划,直到最后。 “超大市场优势是我国应对发展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更紧密、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Leave a Reply